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家风故事丨妈妈的针线筐

来源:市直属机关纪工委
摘要:我家衣柜顶上,放着一个蓝布缝的针线筐,里面装着各色丝线、大小不一的顶针,还有几卷用旧了的棉线。那是妈妈的“宝贝”,从我记事起,就没见她丢过。

  我家衣柜顶上,放着一个蓝布缝的针线筐,里面装着各色丝线、大小不一的顶针,还有几卷用旧了的棉线。那是妈妈的“宝贝”,从我记事起,就没见她丢过。

  小时候我特别调皮,裤子膝盖总磨破,衣服袖口也常扯出小口子。每次我拿着破衣服找妈妈,她从不责备,只是把针线筐搬到院子里的石桌上,戴上顶针,眯着眼穿针引线。阳光照在她手上,银针在布面上翻飞,不一会儿,破洞处就开出了小小的布花——有时候是朵小雏菊,有时候是只小蝴蝶。“衣服破了能补,日子过差了也能补,只要肯用心,啥困难都能缝好。”妈妈边缝边说,手里的针线从没停过。

  有一年冬天,邻居张阿姨家的孩子生病,家里急着用钱,连给孩子买棉衣的钱都凑不出来。妈妈知道后,翻出家里的新棉花,又找出我没穿过的蓝色灯芯绒布料,连夜坐在灯下做棉衣。我半夜醒来,还看见客厅里亮着灯,妈妈的影子映在墙上,手里的针线筐就放在脚边。顶针撞在布料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像在唱一首温柔的歌。第二天一早,妈妈把崭新的棉衣送到张阿姨家,张阿姨红着眼眶拉着妈妈的手,说不出话来。妈妈只是笑着说:“远亲不如近邻,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现在我也成了妈妈,衣柜顶上也放了一个针线筐。女儿的校服破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破洞处缝上小小的星星;楼下的老奶奶行动不便,我帮她缝补磨破的袜子。每次拿起针线,我都会想起妈妈坐在石桌前缝衣服的样子——那小小的针线筐里,装的不只是丝线和顶针,还有待人的热心、过日子的韧性。它教会我,生活难免有“破洞”,但只要心怀善意、肯下功夫,就能把日子缝补得温暖又妥帖。

家风故事丨爷爷的老算盘
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市发改委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