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廉播 > 正文

历史性跨越 新奋斗起点

作者:胡逢超
来源:桂林日报
摘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乡村振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做全区乡村振兴“排头兵”,努力谱写桂林乡村振兴新篇章。

桂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历史性跨越 新奋斗起点

——聚焦桂林“八大成就”系列报道之三 

  “全市29.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连续三年获全区设区市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等次。”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桂林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周家斌代表中国共产党桂林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宣布:桂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6.6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738个,硬化道路5114公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2.62万户,易地搬迁近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95%降为零……桂林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跨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乡村振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做全区乡村振兴“排头兵”,努力谱写桂林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展产业实现贫困户自我“造血”

  “半边床板半边屋,半边铁锅炒南瓜。”一句顺口溜诉尽了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村民们曾经的艰苦生活。经过各种尝试后,大寨村同桂林的旅游公司合作,将梯田打造成景区。村民们积极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农耕文化和红瑶文化。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看到新商机,外出务工的青年纷纷返乡创业,村里的民宿和餐饮业迅速发展。

  “从前靠山吃山,穷得叮当响;现在靠山吃山,村民走上致富路。”返乡创业后,余琼通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见证了绿水青山“变现”的过程。目前,大寨村已有210多户村民开设民宿,仅靠景区分红,平均每户每年收入近3万元。

  如今,大寨村已经摆脱贫困,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示范村,全村贫困人口均已脱贫。从2017年开始,大寨村每年同老挝的村庄交流脱贫攻坚和旅游发展经验,为国际减贫合作贡献力量。

  秀甲天下的山水是桂林的宝藏。脱贫攻坚以来,我市不断探索旅游扶贫模式,结合实际,立足贫困地区资源、文化和生态优势,以特色旅游资源、乡土民俗、特色农业和田园风光为支撑,坚持从改善环境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强规划引导,注重产业培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扶贫,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基础先行、产业支撑、示范带动”的产业扶贫新途径。

  旅游扶贫是我市通过发展产业力拔穷根的一个缩影。

  2015年以来,桂林市紧紧抓住产业脱贫这个制胜“法宝”,因地制宜发展县(市、区)“5+2”、贫困村“3+1”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30多万亩,并打造出了永福“富硒农业+扶贫”、灌阳“超级稻+扶贫”、恭城“生态循环农业+扶贫”、龙胜“旅游+扶贫”、兴安“光伏+扶贫”和荔浦全州“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模式,全市510个贫困村均有特色产业项目,93%的贫困户有特色支柱产业。

  不落一人 把百姓生活放“心中”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为我建造了新房子,还配有整洁的厨房和厕所。”兴安县溶江镇司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唐昌祥曾经在土坯房里住了几十年,房子多处开裂,一下大雨就怕倒塌。“现在刮风下雨再也不担惊受怕了。”

  “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6.43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67万户。住进新房的贫困户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截至2020年底,桂林市累计完成了4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任务,共搬迁6982户29934名贫困人口,搬迁计划项目入住率100%。

  乐业才能安居。我市通过在集中安置点附近建立“扶贫车间”、学校、市场,同时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等,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以前真没想到自己还能住上这么好楼房,而且周边生活设施都很齐全,我觉得非常幸福。”在资源县车田苗族乡枫林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该乡石寨村脱贫户段桂芳告诉记者,她和家人搬进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子,楼下就是上班的地方,每个月还有1600块钱左右的工资,孩子读书也方便多了。

  身体健康是每个人幸福感的最朴素来源。目前,我市已建立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机制,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贫困家庭签约服务,100%的贫困人口参加了新农合,大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超过90%,29种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

  “我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桂林师专,由于是贫困户家庭的子女,我不仅享受到了雨露计划的补助,学校还给我免了学费。这对我家来说省了很大一部分开支,而且也给了我受教育的机会。”兴安县兴安镇石坑村的张檐平说,从学校毕业以后,她选择了当一名小学教师。“教书育人对我来说既是工作,也是自己传递‘希望’的最好途径。”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以来,我市陆续实施了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行动,培训贫困劳动力和“两后生”3万多人,“雨露计划”惠泽更多寒门学子,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共同富裕路上,就是要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把百姓生活惦记心中,不落一人。

  精锐尽出 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桂北田野上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一条条产业路如盘龙游走在山间,农田里硕果累累,扶贫车间热火朝天,村庄井然有序,风貌日新月异,人人安居乐业。

  五年来,我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机遇,坚持“准、实、严”的总标准,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狠抓工作落实落地: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督查、考核“六大体系”,构建起“四级书记抓扶贫、部门联动攻坚、干部驻村帮扶”的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深入实施四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行动;先后制定“1+20+2”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组织选派510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143个乡镇扶贫工作队、6.3万名干部点对点、人对人、面对面精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联系贫困学生,实现了“一帮一联”全覆盖,并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干部20万多人次,让扶贫干部成为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敢于冲锋的“勇士”……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全市广大扶贫干部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全市共有黄忠新等19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还有更多的普通人,他们坚守平凡岗位,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这场伟大的攻坚战中,每一位扶贫人都了不起、每一位奉献者都是英雄。”市委书记周家斌在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总结表扬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部署大会上指出,桂林取得脱贫攻坚这场伟大胜利,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靠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

  今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市共有4个集体和7名个人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5月,我市荣获2020年度全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名;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3个县获得优秀,获优秀数为全区各地市第一。6月,桂林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这对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今,桂林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也自觉地追求丰富的精神文明。走进乡村,不仅能看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农村,还可以看到村民们唱歌、跳舞,参加各类活动,幸福的景象处处呈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日的桂北农村,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般点缀在桂林山水之间,乡村振兴的一幅幅美丽画卷真真切切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桂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乡村“形、实、魂”协同发展,推进桂林乡村全面振兴,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

【纪检人·镜头】金秋九月 丹桂飘香
正风反腐这五年|恭城县:坚定稳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