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辜负了组织对我的培养,对不起从前共事的同事,更对不起父母、妻儿,我悔不当初啊……”9月4日,桂林市秀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局长罗某某涉嫌职务犯罪案在象山区人民法院公开庭审,被告人罗某某在法庭陈述环节作出深刻忏悔,为前来旁听庭审的秀峰区26家区直单位、13名“一把手”、19名重点岗位负责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现场课。
身边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桂林市纪委监委对近年来查结的案件逐案过筛,划分国有企业、基建工程、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等领域,为党政机关“一把手”、新录用人员、新提拔干部等重点群体量身定制警示教育内容、方式和场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确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我们针对‘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对决策用权、家风家教等方面开展警示教育‘’针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等年轻干部,将警示教育内容嵌入初任培训、党校中青年干部主体培训班次等教学中;针对新提拔干部,通过廉政谈话、廉政测试等方式,为其思想划出红线、行为明确界限。”该市纪委监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建立“一把手”案例资源库,为开展警示教育提供“活教材”。叠彩区纪委监委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该区政协原主席陈某某等11个“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建立审理报告、剖析报告、忏悔书、庭审视频、忏悔视频“五位一体”警示教育总库,以及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企执法“一刀切”等多个子库,探索建立“案例-对象”双向匹配机制,推动警示教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心有所戒,方能行有所止。大家要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做一名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干部。”9月2日,该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对综合监督单位6名新提拔干部和职级晋升干部开展任前集体廉政谈话,从恪守对党忠诚、强化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等方面“敲警钟”,上好履新“第一课”。
为避免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象山区纪委监委系统梳理该区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23名“90后”年轻干部沉迷网络赌博、不担当不作为等典型案例,形成《违纪违法对象表》,按照财务管理、窗口服务等岗位类型制定《案例匹配表》和《廉政风险点排查表》,组织年轻干部对表开展警示教育、查摆自身问题、集中开展“青廉说”专题研讨,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正确对待权力,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该市纪委监委聚焦立案、剖析、拍摄、通报、整改、回访等六个关键环节,建立“一案一警示”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共同步收集留置对象访谈、移送等警示教育视频素材60余人次,制作《政绩终成政“疾”》等警示教育片,编印《铁规禁令》等警示教育读本,督促涉案单位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93场次、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46场次,推动建章立制115项,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