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通讯员投稿 > 正文

八桂清官廉吏|蒋文斋:移忠作孝 舍己救人

作者:文刚杰
来源:中共全州县文桥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摘要: 蒋文斋(1895-1946),名恺,谱名应祁,文斋乃其字,广西全州县咸水镇黄沙村委老村子人,曾任宜乡抗日自卫大队队长、县民团指挥兼总局长、国民党军第四独立旅副官、粤桂联军总司令部等职。

       蒋文斋(1895-1946),名恺,谱名应祁,文斋乃其字,广西全州县咸水镇黄沙村委老村子人。4岁随父习文,7岁进乡小学,继转入县小学读高小,后毕业于广西法政学校。曾任咸水乡小学校长、全县中学校长、民国时期全州第四十一任全县县长、参议员,又曾任宜乡抗日自卫大队队长、县民团指挥兼总局长、国民党军第四独立旅副官、粤桂联军总司令部等法官等职。

      书香世家,天赋异禀

      蒋文斋出生在书香世家,家中六姐弟,兄弟中他排行第二,兄应郊,弟应都,姐姐分别名九姑、三姑、小姑。蒋文斋自幼聪慧,10岁能写一手好毛笔字。高小还未毕业时父亲为了培养儿子的公益心,锻炼他的文笔,就带他到祠堂参加各房长老会,讨论公产(祭田与学田)管理办法,并让他充当会议记录,写成族规条文。蒋文斋不负众望,写成后张贴于七村总祠堂做族规;民国元年又分抄各村长老,分贴于各分支祠堂。民国十八年记人族谱时,蒋文斋写有文字说明:“是年予方肄业县高小,校寒假归来谒于祠庭,适族中昆季聚齐一堂,听各长者训。先父即命濡笔记之作为合同,以期垂久。(予)学识幼稚,措词多欠斟酌,二十年来已成铁案,现亦不敢稍易只字,幸毋以词害意也可。”

       蒋文斋巧对轿门对联的趣事,曾被乡人称为“神童文斋”。旧时乡人凡逢嫁娶,男方必用花轿去接新娘,而轿门上必须贴上“轿门对”半联,女方必定对上对联后,新娘才能上轿回程。蒋文斋少年时,一次随母辈到邻村赵姓亲戚家吃嫁女贺酒,因男方接亲的轿门对联让女方家族犯了难:原来男方轿门上联是“天水育玉兰,兰吐小春香,香辇彩礼迎淑女”。玉兰是新娘闺名,春香是她的小名,而“天水”是赵氏郡名。这半边对联含两个叠字三个名字,让女方众书司从上午己时到下午酉时都对不上,新娘无法上轿。蒋文斋见时候不早,悄悄走进书司房,向几个着急的老先生鞠了一个躬,说各位前辈,小生有一腹稿,不知可否供参考。”众先生见小文斋谈吐不凡,请他在书桌前入座。蒋文斋说:“我打听过了,毛家新郎小名金豆,生于中秋节,书名柚香,今天是中秋佳节,正逢他十八岁生日,今天新郎可算是双喜临门。如果用此联去对,不知是否工整,还请前辈赐教。”说罢提笔在稿子上写出下联:“西河浇金豆,豆逢双秋喜,喜炮薄妆贺才郎。”众先生一看,个个如梦方醒。原来西河是毛姓郡名,新郎小名金豆,生辰、喜期都在其中。众书司忙着品评此联,等回过神来,文斋已不知去向。

       移忠作孝,立碑修谱

       民国十五年,蒋文斋为其母及继母撰写墓碑文,在“显妣蒋母张氏老孺人墓碑文”中,他提到母亲的贤良,“读父挽吾母联云:‘只望我成名,不畏苦不怕辛,内外操劳,女子更兼男子事;那知尔夭寿,丢幼儿丢弱女,母夫勿顾,有情反做无情人’。读其上联,始知吾母用心,苦持家劳,所以夭寿殆以此欤;读其下联,当时之惨状,在吾父因属难堪。想吾母死亦未必瞑目也。呜呼痛哉……兹奉严命撰吾母行状,笔未落而泪先坠……”

       民国十六年秋,蒋文斋的父亲蒋禹门去世。蒋文斋深悔自己不该离父去任职,坚决辞去多职,回家守丧。从小受父亲耳提面命的传统教育熏陶,加上儒家思想的影响,蒋文斋在家族桑梓间以仁孝称著,蒋禹门的丧事办得自然隆重。去世后的第四年(民国二十年),蒋文斋为父建了规模较大的石圈墓,当时县内名声显赫的蒋伯文为其写墓志铭、蒋余荪、吕辛斋与湖北中华大学的唐宗分别题写了诗文,并镌刻于墓碑,墓碑上还刻有状元刘福姚的一祯赠联。

       蒋文斋的孝,还反映在他继承父亲遗嘱,花了很大精力修好黄沙田蒋氏家谱一事上。谱成后,他在序中写道:“予作家谱,遵遗命也……爰于民国十五年春发起辑修家谱,旋以时乱未克将事。越明年,先君弥留时以此遗嘱,予涕泪敛声,跽而受命。十七年春,猥以芜陋,与诸叔侄昆季从事于斯,十八年不熟,拙于资,复中辍。时萑苻遍野,民不安堵,予奉委任县属民团指挥兼总局长,再辞不获,继而协县篆,戎马仓皇,案牍纷扰,亦未尝一日忘其谱事也。本年春,脱屣诸务,继续编纂,幸各克尽厥职,如乃成事……今吾之谱成矣,予不孝之罪可以少逭……”

       舍己救人,大爱无私

       民国三十三年,全县大疫,尤以宜乡最重,当时是讲“人发瘟”。到处出现“头天抬他人,第二天要人抬”的惨状。本村亡逝中青年20余人,车田村委黄沙田新村子最多一天抬了17个人上山。在饥、瘟并发、缺医少药的当时,民间求医无门,要药无钱。蒋文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书斋中找到一本《济世良方》的药书,对着药书帮人开药方。俗话讲“秀才学医,举手便是”。蒋文斋先是给同村族人开方,照方拿药后,竟然有几个治好了。

       名声一传,各村族人争着前去求药方。黄沙田蒋氏当时共有七个村,有2000多人(现超过1500人),在院子里排了两行队,一队是蒋姓家族的,一队是外姓外族的。蒋文斋还拿出钱,无偿送给那些无力买药的人家。此信息一传,来家里求方者更是络绎不绝。蒋文斋时年53岁,经逃躲日本鬼子及率队抗日的劳累加上家庭又连遭丧母丧妻之痛,身心疲惫,成天辛劳,有时还要接触已感病疫的病人,不幸也染瘟疫卧床。尽管自己还懂得点药理,但还是难逃一劫,英年早逝。

强化作风建设 监督推进街道环境综合整治
白宝乡三举措提升干部作风打造过硬队伍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