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大了,外出务工也不方便了,现在家门口发展起了产业,从红提种植日常田间管护,到摘果、包装、发货,我都全程参与,在家门口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此前,蕉江瑶族乡纪检监察干部到界顶村走访产业发展情况,该村村民蒋某看着硕果累累的种植基高兴地说道。
此前,该乡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红提产业发展监督检查,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察民情、听民意,全面收集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发现部分种植户因缺乏技术指导,担心收成不好。了解情况后,立即将问题反馈给农业服务中心,由其组织农技人员“送技下村”,并督促通过建立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强与各地批发商、零售商的联系等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为农户纾困解难。
蕉江瑶族乡纪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将红提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的重点,围绕惠农政策落实、技术服务、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通过入户了解访、田间地头查、交易现场看,邀请群众“点题监督”等方式,全面了解乡村振兴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收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问题,着力发现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为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5次,督办灌溉用水不足、产业道路建设缓慢等问题10余个。
与此同时,该乡纪委做实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督促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全乡8个村委开展专项行动,印发《蕉江瑶族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下发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落实,自查自纠问题8个,排查出错漏数据并进行补正登记13条,建立完善制度机制21项。
在监督的推动下,该乡成功打造广西壮族自治区乡级特色农业示范区1个,发展形成了漕溪——界顶红提产业带、楼源——大头源罗汉果产业带、大路源——吐紫塘油茶产业带、万板桥——贤洞百香果产业带和广西临山殿中草药种植基地的“4+1”良好产业新格局。全乡现种植有2000余亩砂糖橘、2000余亩油茶、3000余亩红提、3000余亩罗汉果、3000余亩猕猴桃、16000余亩中药材和漫山遍野的杉树,其中红提年产值近8000万元,油茶年产值近4000万元,罗汉果年产值2000余万元,成为瑶乡人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