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党风政风 > 正文

家风故事丨书页间的家风长卷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
摘要:老书柜第三层的红绸布下,躺着那本泛着岁月黄的《水浒传》。书脊开裂处用棉线仔细缝缀,扉页上“明德惟馨”的题字虽已模糊,却像一枚永不褪色的家风印章,烙印在我们家族的记忆深处。

  老书柜第三层的红绸布下,躺着那本泛着岁月黄的《水浒传》。书脊开裂处用棉线仔细缝缀,扉页上“明德惟馨”的题字虽已模糊,却像一枚永不褪色的家风印章,烙印在我们家族的记忆深处。

  夏日的梧桐树下,竹椅总在傍晚准时出现。爷爷摇着蒲扇,书页翻动时带起细碎的风声。讲起“武松打虎”,他的声音突然变得铿锵,蒲扇化作打虎的拳头:“那大虫一扑,足有一丈多远!”说到惊险处,他猛地站起身,连皱纹里都跳动着紧张的神采。当武松三拳两脚制伏猛虎时,爷爷总会长舒一口气,扇面重重拍在膝盖上:“好个打虎英雄!”

  幼时的我只痴迷于打虎的惊险,却不知爷爷的讲述里藏着更深的期许。每个故事结尾,他都会放下蒲扇,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搭在我肩头:“孩子,真正的英雄不是莽夫。武松能胜,胜在眼明心亮——老虎扑来时他侧身一闪,正是看清了虚实。”月光透过叶隙洒在爷爷银白的鬓角,那些关于沉着与智慧的教诲,就这样浸润进我的童年。

  这份藏在书页间的家风,随着岁月流逝愈发清晰。当我成为纪检监察干部,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时,总会想起爷爷讲述的武松:面对威逼利诱,保持“打虎”般的清醒;处理棘手难题,运用“闪转腾挪”的智慧。记得查办某起贪腐案时,面对多方压力,我在办公室重读《水浒传》,泛黄的书页间仿佛传来爷爷的声音:“莫慌,看准要害!”最终,我们抽丝剥茧,用扎实的证据链撕开了腐败的口子。

  这本《水浒传》早已超越了文学读本的意义。它是家族精神的图腾,每道折痕都镌刻着祖辈的叮咛,每个批注都凝结着处世的智慧。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它像一面清亮的铜镜,时刻映照出初心的模样;又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我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永葆那份沉着与勇毅。家风无声,却在书页的翻动间,绵延成永恒的精神长河。

市少年宫举办廉政专题党课 学深悟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家风故事丨一锅清粥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