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你们单位近三个月的公务用车加油票据、车辆使用登记台账及派车审批单。”日前,灵川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深入各单位开展公务用车管理督查,细致排查公务用车管理中的漏洞,以监督之力拧紧“车轮子”上的规矩阀门。
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灵川县纪委监委聚焦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中的“隐形变异”问题,主动联合县机关事务后勤服务中心、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持续深化违规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整治,督查组采取“联合督导+交叉互查”模式,既查阅各单位公务用车的购置、登记、使用、维保等资料,又实地核查车辆停放位置、里程数与使用记录的匹配度,精准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推动公务用车管理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部分单位公车维修地点分散、费用报销标准不统一”等突出问题,督查组当场向相关单位反馈,要求限期立行立改。同时,以问题整改为契机,推动县机关事务后勤服务中心牵头修订完善《灵川县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定点维修、定点租赁、费用报销等操作规范,明确要求对维保、年检、保险和租赁等业务实行逐级审批,实现服务标准、流程、价格等透明化监督,提升服务保障质量。
为强化监督实效,灵川县纪委监委还推动职能部门将全县公务用车纳入平台数字化管理,通过车载GPS设备实时采集车辆位置、行驶轨迹、里程数据等关键信息,平台可自动预警“非工作时间行驶”“超范围行驶”“里程数异常”等违规行为,实现“线上实时监测+线下精准核查”的闭环监督。
“公务用车管理是作风建设的重要窗口,数字化监督不仅能提升监督质效,更能推动公务用车管理能力迭代升级。” 灵川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回头看”机制,对整改不到位、问题反复出现的严肃追责问责,真正以严监督、硬约束筑牢公务用车规范管理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