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退思堂 > 廉政楷模 > 正文

用不离不弃来诠释“亲人”的意义——记桂林市第六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获得者王连群

作者:刘倩
来源:桂林日报
摘要:王连群今年48岁,是桂林市临桂区两江中学的一名教师。

  王连群今年48岁,是桂林市临桂区两江中学的一名教师。

  1994年,他的父亲病重去世。父亲没有享到什么福就离开人世,这让王连群内疚不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未来的日子里照顾好母亲。他成家后就把母亲接到身边,悉心照料。

  2007年春季学期开学前的一天,他77岁高龄的母亲不幸跌倒中风,之后一直口眼歪斜、说话吃力,右半身毫无知觉。母亲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从始到终都是王连群一个人陪护。在他精心照顾3个多月后,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已能慢慢行走。

  但是,中风的后遗症也慢慢显现,母亲开始有了老年痴呆的症状,而且越来越严重。2007年国庆假期期间,王连群带母亲回到二塘的家中。一天晚上,母亲在家人不察觉的情况下起床走出去。第二天发现情况时,急得一家人到处去找,最后在110警察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找到她。当看到母亲满身泥土、两眼呆滞、极度疲惫的样子,王连群心如刀割。从此,家里立下一个规矩,以后只要母亲回家住,睡前一定要把大门反锁,晚上睡觉也要时刻留意母亲房间的动静。有时候,母亲晚上上厕所,王连群都要爬起来看看,直到看到她又回房中睡下后才放心。

  在母亲患病的3年多时间里,尤其是母亲瘫痪在床的1年多里,王连群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喂她吃饭吃药,洗脸洗澡翻身擦身子,清洗被大小便弄脏的衣物。直至2010年母亲病重去世,都是王连群在陪伴照顾她。

  在尽心照料母亲的同时,王连群的儿子也让他操碎了心。

  2000年6月底,三岁半的儿子因肚子痛,在桂林一家医院被确诊为左肾母细胞瘤,需要做手术,由于儿子的血型是稀有的A(RH-)型,血站没有库存,只能一边化疗一边等血站备血。大半个月过去后,儿子的病情不断恶化,肚子变得越来越大,痛得整天哭闹,王连群和妻子只能强忍悲痛不断地鼓励儿子要坚强。

  怀揣着最后一点希望,王连群夫妇带着儿子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说,只要有800cc血,就可以为他们的儿子做手术了。但南宁血站同样缺少这型血的库存。走投无路之下,王连群只好通过媒体向社会求助,最后在大家的爱心援助下,血浆终于凑够,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可到了2019年春节,已经读大学三年级的儿子,又因恶心、食欲不振、咳嗽到桂林的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尿毒症,需要做长期透析治疗,不得不休学在家。儿子得知这个结果后一度对生活心灰意冷,充满了悲观情绪,王连群和爱人耐心地安慰和开导他,并陪他去医院做了肾移植配型。

  为了不让儿子感觉自己与常人有什么不一样,王连群夫妇陪着儿子一起吃事先淖过水少油少盐的蔬菜;为了不让儿子感觉孤独,王连群每天下班后马上回家,为儿子做可口的饭菜。

  “儿子还有一段很长的人生路要走。在未来日子里,我有足够的爱心、信心和耐心,陪伴着他一起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我坚信,在我们一家人的不懈努力下,儿子一定能走出这段人生低谷,家和必能万事兴。”王连群说。

敢于亮剑的巡察“尖兵”——记广西勤廉榜样先进个人、市委第四巡察组副组长梁程
永不停歇的老黄牛——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南省株洲市纪委监委原调研员陈和平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